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让中国了解合肥

    如果说用什么能记录一个时代,影像资料一定是最直观、冲击力也最强的。一次新闻事件的记录,一幅美丽的风景照,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这一切都可能在生活中悄悄流逝,但只要举起你手中的相机、手机,拍下这些美丽的瞬间,那么,这灵动的一刻就将永远珍藏下来。

    近日,安徽摄影史上规模最大的摄影活动将在合肥启幕,“合肥一日”全国摄影大展,是一场立足安徽、面向全国的大型摄影活动,特向全国摄影家、摄影爱好者以及合肥广大市民发出“英雄帖”,邀请大家在5月特定的一天,用相机、手机等器材记录合肥各个领域的影像,以截取历史长河横切面的动人方式,“窥斑见豹”,图说新时代合肥发展故事。

    拿手机也能参赛  将举办摄影展览

    这场充满创意的全国大型摄影活动由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主办。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与国家共繁荣,成为中部崛起的“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也正在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而奋力前进。用影像讴歌新时代,图说百姓好生活,是举办“合肥一日”全国摄影大展的初衷。

    本次活动期待所有热爱合肥、关心合肥,生活在合肥,路过合肥的人都能举起相机、手机,在某个特定一天的24小时内按下快门,记录合肥。

    活动参与者可以深入合肥市区、肥东县、肥西县、巢湖市、庐江县、长丰县及高新区、经开区、新站高新区、巢湖经开区等四大开发区,紧扣“影像讴歌新时代,图说百姓好生活”主题,用当日的影像讲述新时代百姓幸福故事、经济发展故事、城乡建设故事、生态环境故事、科教兴国故事等。作品题材可以是大发展、大建设、大场景、大企业、高科技等大主题,也可以是家庭生活、身边故事、市井万象等鲜活场景。作品既要真实不虚、感情真挚,又能够生动地彰显时代气息。

    此次大展不收黑白作品;只收单幅作品,不收专题摄影作品。作品除构图剪裁外,不可以对原始画面的影像内容进行增加或删减,对影调和色彩等视觉效果的调整也须适度。参加活动的拍摄者在投稿时需要将作品压缩成文件包,“文件包”须标明姓名和手机号码。文件包中的每张照片必须附上标题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简要文字说明。

    届时将从参赛的作品中选取优秀作品参加摄影展览活动并编入摄影作品集。

    安徽规模最大摄影活动邀全民参与

    4月21日下午,“合肥一日”全国摄影大展摄影师动员大会在合肥市马鞍山路皖能大厦三楼会议大厅举行。会上发布了“合肥一日”全国摄影大展宣传主题词和主题图。

    本次活动的主题词为“影像讴歌新时代 图说百姓好生活”,由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主席陈志勇提出。对此,陈志勇给出了这样的解读。“影像讴歌新时代,是从一个宏观的方面来考虑,包括科教兴国、经济建设等方面,而图说百姓好生活,则注重于讲人的故事。”陈志勇说,本次活动从形式上来讲,规模宏大,参与者众,要关注新时代的热点话题,但同时,也要通过“讲人”来“说事”,从不同阶层、行业、阅历的人群着手,来展示社会的发展。“‘合肥一日’全国摄影大展,既要高大上,也要接地气,讲人的故事就是讲新时代的故事,我们这次拍摄的图片中要有人,突出人,透过镜头说人的故事,说人与新时代的故事。”同时,陈志勇说这个主题词也突出了“全民参与”的含义,“这个活动能让全民参与,真的是与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有很大的关系,现在每个人每天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影像和图片传播,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心情,‘影像讴歌新时代 图说百姓好生活’其实就是我们每个合肥人日常在做的事情。”

    除了主题词的设计外,本次活动的主题图创意也是来自于陈志勇。陈志勇说,这个创意来源于他看过的一张风光摄影图片。“这个主题图我想过六七个方案,一直在找素材和灵感。有一天,我突然想到曾看过一位风光摄影师拍过的一张照片——《日月同辉》,半个太阳和半个月亮同时出现在画面里,并组成了一个圆,我觉得这个可以代表24小时,代表‘合肥一日’,于是就定下了这个方案。”方案出炉后,合肥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市新闻图片社社长王岩立马着手设计主题图,他先是设计了“日月同辉”的影像,背景是深蓝色的“星空”,之后,又在原先的图片上浓墨重彩地加上了眼睛的轮廓。“本来,我设计的是一个日月交辉的地球,代表合肥的一天,后来,我加上了眼睛的轮廓,这样寓意更深,‘地球’就变成了‘瞳孔’,变成了‘镜头’,记录下合肥24小时发生的一切。”王岩说,他设计的这个主题图代表了人与镜头、与时间的联系,与“合肥一日”全国摄影大展的主题环环相扣。

    著名摄影家介绍“上海一日”拍摄经验

    在“合肥一日”全国摄影大展摄影师动员大会上,安徽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徐殿奎介绍了“上海一日”采访经验。据了解,1991年,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当代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出版社共同举办了“上海一日”大型摄影活动,目的在于让中外读者更广泛地了解上海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风貌及市民生活。主办者在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之日,组织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及港澳著名摄影家295人,从7月1日零点到24点,在上海进行了广泛的采访拍摄。而徐殿奎是我省唯一参加“上海一日”摄影活动的摄影家。

    徐殿奎介绍,对于“一日”摄影活动,国内外都曾有过成功的范例。“据我所知,就有美国一日、日本一日、澳大利亚一日、加拿大一日、中国一日,而我亲身参与过的是‘上海一日’拍摄。”虽然那次拍摄活动已过去了27年,但徐殿奎依然记忆犹新。“那次活动规模也很大,特邀上海市的132位摄影家和来自外省市的163位摄影家参与拍摄,另外,还邀请了50位上海本地的业余摄影爱好者。”徐殿奎说,“上海一日”活动定于7月1日当天拍摄,而6月26日,全国各地的摄影家就汇集到了上海,6月29日,所有摄影家整装出发,提前两天奔赴各个拍摄点体验生活,选择拍摄内容和拍摄角度。“当时整个上海有500多个拍摄点,116个重点拍摄项目。我和另外5位摄影家被分配到重点拍摄项目之一的上海宝钢进行拍摄。”在宝钢的轮船码头前,徐殿奎看到一艘巨大的货轮被几根粗大的缆绳牢牢拴在岸边,“猛然间,我仿佛见到了许多无形的绳和无形的船。”他举起相机,拍摄下了这一精彩画面,命名为《它的梦不是岸》,之后发表于《大众摄影》杂志1991年第10期封三。

    徐殿奎回忆,“上海一日”和如今比起来,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了,现在回想当年,条件还是比较有限的,参加活动的人群也比较受局限。“那时我们只能用相机和胶卷拍摄,活动组委会当时发放了1535个胶卷,每个人也只领到八九个胶卷,不能多拍啊,得省着用,哪像现在有了数码相机、手机,通讯和拍摄工具都那么发达了,大家能发挥的余地就更大了。那时参与的人都是摄影师,普通市民有相机的人少,会拍照的也少,不像现在,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是摄影师,有这样的摄影活动就可以全民参与啦。”

    对于即将举办的“合肥一日”全国摄影大展,徐殿奎非常兴奋且寄予厚望,他说,合肥现在的发展态势和取得的成就已令全国和世界瞩目,应该“让中国了解合肥,向世界展示合肥”,“不管是拍摄手段、摄影理念,还是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精神风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合肥和中国都在走向一个崭新的时代,对此,我们非常荣幸,也非常珍惜。‘合肥一日’,值得我们浓墨重彩地记录下来,成为一个永恒且珍贵的回忆。”

    外地摄影家纷纷将镜头聚焦合肥

    本次活动除合肥的摄影师、摄影爱好者及合肥市民参加外,还吸引了很多外地的摄影家前来拍摄合肥、记录合肥。

    马鞍山市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张峰说,作为一名摄影人,拍摄的是“合肥一日”,细说的是整个中国的故事。“这个‘一日’是由普通百姓构成的,柴米油盐的生活,日复一日存在。那些触动人心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作为摄影人,我最想记录的就是平凡人的某些瞬间,每个人都有故事,或感动、或励志。不同的人看照片,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希望我的作品能让不同的人看到打动自己的东西。”

    滁州市摄影家协会秘书长朱农说,作为一名安徽的摄影人,他对“合肥一日”全国摄影大展非常期待,“我对合肥的感觉是很亲切,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曾在安徽省艺校学习过。”朱农说,当时他在合肥求学时,还曾经参与过宣城路的开发建设,当然,他更关注的还是普通人的市井生活。“我那时周末经常去一位亲戚家,他家住在六安路与淮河路附近,亲戚家有一位老大爷,经常早起去附近的小花园散步、锻炼,我感觉那里的生活气息非常浓厚。”这次参与“合肥一日”的摄影活动,朱农就想把镜头聚焦在这些普通市民的身上。“30多年过去了,合肥的变化很大,市民的生活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我了解到那位老大爷依然健在,而且一直保持着晨练的习惯,我这次就准备去拍摄他的故事。”

    蚌埠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王斌则对合肥的工业发展非常感兴趣,这次拍摄“合肥一日”,他想把镜头对准合肥的工业。“我在工会工作,对工业方面的知识比较了解。合肥近年来的变化特别大,从过去的中等城市发展成现在的大都市,与它的工业蓬勃发展是分不开的。所以,我想走近合肥工业,拍摄和记录合肥工业的发展进程。”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秦鸣/文 虞俊杰/摄